发布时间:2025-10-17 11:23:32    次浏览
东方今报特约撰稿人 豫记 张君瑞/文图 东方今报特约撰稿人豫记张君瑞/文图当夫人外交持续亮瞎眼的时候,在博鳌亚洲论坛上的大使夫人团就显得格外引人注目。以往,博鳌亚洲论坛的大使夫人团去过书画展、去过寺院,进行过公益之旅,但将大使夫人团的议程纳入论坛尚属首次。在“一带一路”的大旗下,明代的“丝绸之路”地图,被搞古董拍卖的保利淘了出来,藏族唐卡更是惹人兴奋,而面对“丝绸之路”上的中国符号—瓷器(英语就是china)时,陪同大使夫人团的冯氏集团的冯沈乃琪,为河南民企大宋官窑的钧瓷点了个大大的赞。面对央视记者采访,冯沈乃琪抚摸着一件钧瓷作品说,陶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,是文化交流的载体,“我非常感兴趣”。3月27日下午4点左右,博鳌亚洲论坛大使夫人团及陪同贵宾,在河南的钧瓷林中,被这种传承千年的手工技艺吸引住了。一位夫人拿起一件葫芦瓶,惊叹工艺的绝伦。而瓷器行当的人都明白,这就是所谓的窑变。葫芦从瓶口向下形成了一丝丝细纹,恰似春雨,故名“雨水”。用大宋官窑董事长苗峰伟的话来说,钧瓷就是人与天共同的杰作。咱中国的古人就是牛,不仅烧出精妙绝伦的瓷器,还通过丝绸之路、海上航运,将其卖到洋人手里,赚外国人的钱。而传承下来的瓷器与二十四节气融合,更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瓷器载体从博鳌走向世界的自信。河南的众兄弟姐妹,你要是去博鳌亚洲论坛,看到大厅、大堂甚至演讲台背后都是咱河南产的钧瓷时,你绝对可以指着它们对朋友说:“看,这是俺河南的作品!在河南神垕镇……”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周文重的夫人谢淑敏来参观时说了两个关键词:用心,美。今年是羊年,正所谓羊大为美。那么,来看看俺张君瑞拍的图,咱一起来感悟空间之美吧。博鳌启示录文化之于河南的意义东方今报特约撰稿人 豫记 杨桐正在召开的博鳌亚洲论坛对河南有什么样的启示?3月27日下午,20余位大使和贵宾夫人在一幅30米长的丝绸之路大地图前驻足围观,这幅手绘于明代的山水画地图,标有嘉峪关到伊斯兰圣城麦加的211个西域城池,这是保利文化集团“中华文明五千年文化大展”的展品之一。毫无疑问,“一带一路”成为本届博鳌亚洲论坛最热门的关键词。保利展区是本场参观的第一站,第二站是代表浓郁藏传佛教文化的觉囊唐卡艺术展,而压轴出场的,则是河南企业大宋官窑的“大美·四时天”钧瓷珍品展。经贸从来和文化密不可分,无论是古丝绸之路还是今天的“一带一路”。所以,博鳌亚洲论坛在三个最显眼的位置展示中华文化的力量并不奇怪。河南已有洛阳、开封等与多地呼应的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示范区,同时,河南及各地在文化传承与创新方面进行着从未间断的努力。那么,“一带一路”肯定也会给河南带来摆脱困局的机会。经贸层面的谋划和布局既然已展开,文化交流方面的重视也应加强。成为文化强省之路,仅仅靠政府的重视和扶持,显然是不行的。这需要各文化企业自己来努力,商业手段和策略是必要条件,但我认为格局更重要。